3月18日,国家能源局刊文《深入谋划“十五五”能源发展,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》,“十五五”能源发展将紧扣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两大任务,扎实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。积极推进第二批、第三批“沙戈荒”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,加快海上风电发展,推动分布式光伏、分散式风电及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。
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,我国光伏、风电项目开发规模持续扩大。行业的快速发展,为担保企业创造了业务拓展机遇。同时,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也成为担保决策的挑战。试从政策合规性、并网风险、施工技术风险等方面梳理光伏、风电项目保函业务的风控要点和措施。
一、政策合规性
1、项目核准与备案审查
审核项目核准与备案文件的有效性,确保项目符合国家、地方政策要求。
关于用地性质,区分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审批流程,特别是农光互补项目需建立"一地一策"审查机制,防范因土地性质争议导致项目停滞。
2、生态保护红线规避
确保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域,避免因环境问题导致项目暂停;核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,评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。
3、并网政策与消纳能力
核查电网接入批复,确认项目已取得省级电网接入批复文件,并纳入省级建设指标目录。如《湖南电网风电场、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》提到,每月20日前,电力调度机构应将上月场(站)并网运行考核结果报送湖南能源监管办,湖南能源监管办审核、公示后实施,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据此结算。风电场、光伏电站机组并网后,应在规定的期限内,办理并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(发电类)。风电场、光伏电站因自身原因逾期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(发电类)的,不得继续并网发电,调度机构不予受理其后续机组并网申请,且每月考核电量5万千瓦时,全年考核电量不超过30万千瓦时。
评估区域消纳能力、储能配置要求。如湖南规定,风电、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分别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15%、5%比例(储能时长2小时)配建储能电站,新增项目配建储能电站应与主体工程同步投产使用。
4、动态跟踪与政策更新
建立动态跟踪机制 ,持续关注政策变化,及时调整项目合规性审查标准;制定系统性审查计划,确保项目各阶段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。
二、并网风险
项目是否能够并网是业务的一大风险点,担保企业可构建“政策-技术-市场”三维防控体系。
1、政策层面
核查项目是否取得电网接入批复文件,并纳入省级建设指标目录,特别是风电项目需严格区分保障性与市场化并网类型。
2、技术可行性评估
重点评估项目所在区域电网的消纳容量,落实储能配置要求,规避限电风险。
3、施工与设备保障
审查施工方资质、施工经验及设备匹配度;优先选择主流品牌风机,保障设备利用率和后期运维服务。
4、并网时间
明确项目并网的具体时间表,确保与建设进度同步;评估电价补贴到位时间,分析前期现金流压力。
三、施工技术风险
针对施工技术风险,担保企业可对项目建设的施工条件与施工单位资质、设备的匹配程度进行充分考量与评估。
1、施工条件评估
考察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地貌、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,评估施工难度及工期安排;针对特殊环境制定应急预案。核实施工单位资质真实性、施工经验及设备匹配度。
2、技术方案审查
审查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行业规范,重点关注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。
审查施工危险点分析、安全技术交底及防护设备配置。
对工艺与设备,验证施工工艺合理性,设备选型是否高效可靠,以及施工机械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。
检查防灾减灾措施、风电项目的防灾标准、光伏项目的光照角度、阴影遮挡等技术细节。
3、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
通过招标文件或施工协议审查工期安排,确保与项目整体进度计划一致;核查施工成本预算,评估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及资金流安排。
4、技术更新与维护
考察施工方对新技术、智能运维的掌握能力,评估施工方技术升级能力,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。
欢迎关注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,微信公众号请关注hntcls